可怜天下父母心

Y-R-L1周前 (04-06)杂记社4620

对“可怜天下父母心”这句话,有谁能有更深刻的见解

孩子出国留学不归,加入外国籍,父母孤独在家,老来无依无靠实在可怜。可要把可怜天下父母心用在这些老人身上,好像不合适。

说个真人真事,我村改革开放初期有个退休英语老师,文革时期挨过批斗,对文革时期恨之入骨。他有一子,的确聪明,通过家教恢复高考后进了大学,后来去了美国,入了美籍。这位老师后来去了一趟美国,回来见人就吹,美国多么好,天多么蓝。后来不能自理了,他儿子托人给雇了一保姆,直到死后,他儿才回来给处理了后事,并立了块墓碑,碑文儿子写的,明显对文革的恨不能释怀。你说可怜天下父母心,要用在这种人身上,是不是糟蹋了中国人的心。

对“可怜天下父母心”这句话,有谁能有更深刻的见解?通常来说,父母对子女都是最爱的,最好的,充满善意的,甚至是无私的。从历史的角度看,父母对子女并不都是好的。为了权力,武则天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。贪图美色,唐玄宗李隆基霸占儿媳。从政治角度看,父母的心也不一定善良。父母官心里有子民的话,就不应该有贪官。从现实生活看,父母对子女的好,并不一定有好结果。违法犯罪,同性恋,丁克,不婚不育,没有一个父母会支持子女的这类行为。“可怜天下父母心”,需要父母规范自己的言行,需要子女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。子女有好日子过,子女能传承,是天下父母的心愿。

几年前,我大嫂家的邻居张太婆89岁离世时,她远在美国的女儿没有回国,她的丧事是亲戚和邻居帮忙办理的,大家都叹息,张太婆把女儿培养得很优秀,送出了国,自己却一生孤单

张太婆年轻时丧夫,唯一的女儿是她全部的希望,幸而女儿成绩优秀,张太婆倾尽全力把女儿送到美国接受大学教育,女儿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美国结婚成家,一直未曾回国,到张太婆离世,母女俩都未亲自面对面见过。

子女出国留学,愿望实现,本是可喜可贺的事。不管子女学成后,归国还是不归国,作父母的已经为子女的前程作了最大的努力,精神上应该是愉悦的,至于生活上,子女与父母已经渐行渐远,子女肯定不能随时随地的照顾父母了,生活水平可以说有高有低。如果本身是倾尽全力才供养子女出国留学,那这个财力实在有限,子女的生活也许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。子女有出息的还得有孝心,父母的生活才不会凄凉,如果子女不孝,出国后就忘记了父母,那就是养了一个不孝子。

可怜天下父母心,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偿的,不求任何回报的。子女要想做什么工作,虽然父母都支持,但要支持正确的做法,而不是纵容不正确的做法

我儿子在18岁之前,他曾力求出国到法国留学,我们在办了一些手续后,还差一个亲子鉴定的手续,但考虑到儿子未成年,实在担心,后经劝阻才作罢。又过了几年,儿子在大学中自己去学了德语,他想到德国去深造他的机械专业,由于各种原因耽搁了。现在他已经改行了,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再有出国深造的打算,如果他坚持出国,我作为父母,要先帮助他分析目前的行情。

这两年,疫情在世界各地存在,以后都可能长期存在,我们国家是最安全的国家,现在国家发达,民富民强,很多外国人也到中国来学习,我觉得不是非要到国外才能学到的东西,就不必要去国外。

声明:本文由心情阅读网编辑整理推荐。致力于打造情感共鸣的阅读空间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不确定是否原创及转载。

            我们尊重原创,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告知 →意见反馈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

本文链接:https://77757.cn/Notes/708.html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