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成长叫漂泊
现在为什么有些年轻人选择漂泊,孤独一生?想法好吗
不要问我从哪里来,我的故乡在远方,为什么流浪,流浪到远方。
作为一个离开故乡28年的人,从塞外到江南,听到这首歌,总有特别的共鸣。
十三四岁的时候,暑假里,和小伙伴跟着村里的牛倌到村外的坡上放牛,望着远处一层层清灰色的山梁,问山梁的那边是什么?他们说,那边是外面。十八岁,考上大学,坐车第一次离家,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山梁,才知道,外面的外面,还是外面,永远无尽头的外边。
到外边去看看,是人类的天性之一,与生俱来。据说,人类起源于非洲东部,走向了世界的每个角落,演化成不同的人种和民族。走啊走,外面去,为什么到外面去,找吃的。
有一种说法,美洲的印第安人来自世界东方,说这些人追逐狩猎东方大陆上的野兽,一直向北,经西伯利亚高原,过当时还是陆地的白令海峡,一直到了美洲之地。
所以,我说,到外边去,其实是人与生俱来的性格所致,起初,这是不浪漫的事情,只是为了吃啊喝啊!
“人猿相揖别。只几个石头磨过,小儿时节。”其实就是几十万年,人类与猿猴区别了!人类历史漫长而有加速。人活着,起初就是为了生物性的本能活着,石器时代 ,青铜时代,铁器的使用,时间是越来越快了!人的情感意志越来越丰富坚强了!
一代一代,一代一代的,人类在出走。
从人要走出丛林,走出大山,走出莽原,走出去,这时候,就有诗意了!
不要问我从哪里来,我的故乡在远方,为什么流浪,流浪到远方。为了梦中的橄榄树。
如果说,现在有些年轻人要漂泊流浪,是年轻人的热爱自由,不如说,有些年轻人的离家远行,是源自祖先的天性,是远方的召唤。
年轻人不走出去,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希望?
至于说孤独一生,这个不至于,言过其辞,年轻人在远方也可以找到爱情、工作和生活。
没有什么好不好 每个人想法不同 我曾经这样漂泊过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到远方 作为一个离开故乡10年有余的人 从千里到西藏 听到这首歌 特别有共鸣 人各有各的人生 漂泊的苦涩历程 对我而言 在那段漂泊的歳月 却是我人生中最美的经历
漂泊也好,孤独也好,背后有一个共同的主题:自由。自由永远是人性真实的愿望,自由的口号总有着强大的蛊惑性。所有人在内心里都是自由主义者,虽然无条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,过度的自由也是有害的。精神分析最大的魅力之一便是给予对方自由的表达空间,对于现代人而言,自由的心理空间总显得难能可贵。
无可否认,作为文明人,压抑是必需的,所以文明人普遍有缺少自由之感。每周都要工作或学习,要照顾孩子或老人,要赚钱,要遵守各种规定,以及很多不情愿又不得不做的事情......而漂泊又孤独的生活是足够爽的:没有太多的责任或义务,有的是自在和洒脱。对于孤独漂泊生活的向往,也许是《鲁滨逊漂流记》备受人爱的原因之一。“要是我有足够的钱该有多好,那样的话,我将辞去现在的工作,去周游全世界......”,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幻想。现代社会旅游越来越火热,夜生活也越来越丰富,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的游戏成瘾,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普遍存在的压抑感。
当然,对自由的渴望也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。一个女孩,生活在喧嚣不安的家庭环境里,父母经常争吵不休,孤独的她只能独自承受父母争吵时的恐惧和寂寞。成年后她迟迟不肯结婚,一想到要在某个地方定居,与某个人长相厮守,她在渴望的同时又会产生强烈的害怕。每一份工作她都不会坚持超过三年,往往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便频频出现想要辞职的想法。正如在《月亮与六便士》中所说的“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让我惊惧不安的东西”, 一段稳定的关系会唤起她幼时令人窒息的恐惧,只有在不断的变动与挑战中,她才可以保持内心的自由和安定。
孤独漂泊的冲动另一种原因可能是自恋的渴望。越是处于青春期精力旺盛自恋膨胀的青年人,越会有漂泊的冲动与幻想。有些青年宁愿战死沙场,也不愿意一辈子碌碌无为。“不能流芳百世,也要遗臭万年”,想要证明自己,做出不凡的成绩的愿望,永远存留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。对于一个未来有太多不确定的年轻人,或者对于一个承受了家族里自恋渴望的人来说,更是如此。这些人难以面对平淡的生活,否则理想自我便开始默默责备,他们会处于潜在的不满意感之中。在现实生活中,有些人为了出名或金钱,甚至甘心出卖自己的身体或人格。
看来,能够从平淡生活中感到充实的人并不简单,甚至可能是心理健康的人。这些人不那么压抑,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,并充分的修通了原始自恋。他们不再那么渴望膨胀自己,他们也不太在意别人的评价,更能活出真实的自己。而那些总要寻求刺激与冒险的人,反映了强烈的内心冲突,因此只能通过孤独漂泊的行为或幻想来防御性地解决冲突。当然,压抑与自由的冲突,自恋与平凡的冲突很难被彻底解决,这也许是每个人一生中普遍存在的矛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