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把春天看成了你的样子

Y-R-L4个月前 (05-30)生活志220

  

我把春天看成了你的样子

  整理博客上的旧文,看到一篇写于2011年6月的文章,标题是《当罗大佑变成了黄品源》。

  配图是某期《上海壹周》上刊登的罗大佑照片。斜分的发,知识份子式的黑框眼镜,西装穿得花里胡哨,笑得一脸喜气。

  猛一看,真的很像黄品源。

  

  当时写那篇文章完全没有不敬的意思。虽然对他的形象变化略感意外,但我还是泰然地接受了罗大佑的改变。

  时隔多年后,他终于不再是那个黑衣、黑超和爆炸头的愤怒青年,他把那一腔沸血的烧痛都留给了过往的岁月。

  

  回想起来,那个时候,其实罗大佑再婚已经一年。他的宝贝女儿,也即将在后一年出生。

  这件事在当时很少人知道,因为,罗大佑是秘密结的婚。

  或许是不好意思公开吧。因为2001年,与前妻李烈分手后,他曾经对媒体放话,说自己是注定要断子绝孙的那类人,还说,到了这个年纪还结婚的话是无药可救了。

  事实证明,做人不能太铁齿哈哈!

  

幸福的一家三口

  时至今日,罗大佑63岁了。再怎么不甘不愿,也已经迈入了中老年的行列。

  每当听到有歌迷感叹『罗大佑老了』时,我都会失笑。生老病死,再正常不过的人生规律,谁能逃脱自然的魔掌?

  还有人感叹『罗大佑变了』,变得不再愤怒,不再是他们心目中那个抗议歌手。

  这也是事实。一个人的状态,会随着他的年龄与际遇自然地变化。『抗议歌手』只是罗大佑一生中某一时段的生命能量,要求一个人永远不变是残忍的。

  而2012年女儿的出生,更是完全改变了罗大佑。

  有了软萌稚儿的陪伴,他总是皱着的眉头松了,一贯抿紧的唇咧了,棱角消失,变得温暖、平和、有耐心。

  从前不能接受的东西如今也不会激烈地排斥,而是试着慢慢接受。

  

  但是这样的罗大佑,却有很多歌迷不接受了。甚至还有人嘲讽他:舞台上依旧黑衣黑超扮愤怒,现实中却学会了妥协,这么矛盾的罗大佑,还是罗大佑吗?『抗议歌手』的形象,是装出来的吧?

  不知道罗大佑听到这个『装』字,会做何感想。

  出道三十几年,我没觉得他装过。他一直是那个矛盾、敏感、多思、深情的罗大佑,不是你们理解中的『抗议歌手』。

  不信,你去看一下他首张专辑《之乎者也》上的曲目单。

  

  专辑同名歌《之乎者也》里,的确藏有他的愤怒。

  国文底子不错的罗大佑,借歌表达自己对现在年轻人不知道在读些什么看些什么的愤怒。

  《鹿港小镇》也在表达愤怒。

  那个时候,台湾社会正处于转型期。政府开发山区,鼓励年轻人到城市去。结果,美丽乡村遭到破坏,城市生活又糜烂了一代年轻人。

  群众运动纷起的年代,罗大佑写出《鹿港小镇》,是颇具批判意义的。

  

  那时的他,满腔热血,的确是个愤青。

  将鲍伯.迪伦奉为偶像,演出时依样一身黑衣,架黑超,烫黑色爆炸头,也是在向偶像致敬。

  而他最初想为民众发声的欲望,也来自鲍伯.迪伦的启蒙。想像他一样,写抗议歌词抨击时政,用音乐说出自己对社会的看法。

  

  但这个,只是罗大佑的其中一面。

  与愤怒相对的,是《恋曲1980》的感伤缠绵,是《童年》里,成年人对那个远去的年代的缅怀和隐秘的叛逆。

  《光阴的故事》是罗大佑给同名电影写的歌,光风霁月,美得像首散文诗,全无阴霾。

  《乡愁四韵》是诗人余光中的诗,罗大佑拿来谱了曲。歌词意境是暮霭沉沉楚天阔,曲子一样沉郁悲凉。木吉他滑音的锐响,似利箭出鞘。罗大佑用他的破锣嗓子唱这首歌时,那种『拔剑四顾心茫然』的沧桑感更强。

  以上所有这些加起来,才是罗大佑的生命底色。

  因为首张专辑是罗大佑自写歌以来历年的作品合集,所以最能析出他的本质。

  热血愤怒是他的一部分质地,细腻温情也是他的一部分质地,沉郁悲凉也如是。

  但是,歌迷在三千弱水里,独独取了他的一瓢愤怒饮。

  为什么?

  因为那个时候,他们需要这种愤怒来充当精神力量。

 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。

  当时的台湾歌坛,虽然也有李双泽、侯德健、胡德夫等人写抨击时政的歌,但因为那些都是民歌,曲风偏温和感伤,煽动性不够。

  而罗大佑以摇滚范儿出现,犀利的歌词、激昂的曲风、再加上他不羁孤傲的形象,对台湾乐坛的冲击力是颠覆性的,也是当时的年轻人喜闻乐见的。

  台湾乐评人马世芳说:罗大佑的出现,改变了台湾一代人听中文歌曲的方式。

  在西风东渐的年代,某种程度上,摇滚乐,即代言了『愤怒』。

  罗大佑就这样被打上了『抗议歌手』的标签。

  

  第二张专辑《未来的主人翁》,是我最喜欢的。它代表的是更加成熟的罗大佑。

  热血还在奔涌,但思考已经具备了更多元的维度。对当时的社会弊端的确有很多不满,但同时,爱情在心里也是占据着一定份量的,伤春悲秋的小情绪也是不可避免的。

  总之,一个热血的文艺青年该有的特质,他都有。

  

  所以就可以解释。

  《亚细亚的孤儿》里,他写:

黑色的眼珠有白色恐惧

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

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

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

  这首歌出来的背景,是1987年。

  那个时候,台湾刚解严,有老师开始在课堂上小心翼翼提及白色恐怖。

  这首歌的副标题是《致中南半岛的难民》。但是资深歌迷都心照不宣,副标题只是障眼法,罗大佑唱出的,是他们自己。

  有了这等众所周知的『秘密』做背景,罗大佑在台湾年轻人中受景仰程度可想而知。

  《现象72变》和《未来的主人翁》都是颇具社会现实意义的批判作品。

  时代在飞速前进,人心却在节节后退。这些问题其实显而易见,但他用歌唱的方式表达忧虑和思考实在是太酷了,更何况,曲子还那么琅琅上口。

  这属于理性思考的感性表达。

  《牧童》和《稻草人》却是田园诗,负责展现罗大佑感性思维的一面。

  青鸟、牧童、田园、斜阳、孤独。

  青山、稻浪、云雀、艳阳、飘流。

  这些词语的意象,无不一是田园诗的风貌。但古有云:诗言志。所以罗大佑这一手抒情,可谓亮得漂亮。

  除此外,再加上《爱的箴言》情深和《小妹》的意笃。《青春舞曲》的欢快中,虽然还挟带着黄花岗的灵魂和自由的代价,但那已经是隔靴搔痒的愤怒,不值一提。

  所以你看,当时的罗大佑,他的内心色块其实是均衡的。黑白红绿,各占一席。

  就差明说了:别把我想得太深刻,我只是个有点热血的文艺青年,不是纯粹的斗士。

  他并没有特别钟情于『愤怒』,也不愿意为此付高昂的代价。

  所以,受到两极化的舆论风评和当局的种种审查制约时,他开始尝试着与『抗议歌手』的形象割裂。

  于是,有了第三张不清不楚的专辑《家》。

  《家》这张专辑让罗大佑饱受舆论责难。

  那些评论家们,好似这才发现,罗大佑原来是这么温情的一个人。

  

《家1》的海报

  当时任滚石企划经理的詹宏志说:《家》的风格,证明罗大佑『抗议歌手』的身份是十足的谎言。

  连圈中人都这么说,由此可见,人们对他的误读是有多深。

  明明是自己会错了意,却要来指责我表错了情。罗大佑的委屈可想而知。所以他在84年的最后一天,在当时还没被烧毁的『中华体育馆』的演唱会上,将手中铃鼓扔向观众席,然后离开了台湾,在歌坛沉寂了四年之久。

  第四张专辑《爱人同志》,是罗大佑自己组建的工作室『音乐工厂』出品的。

  因为赶上了一个好时代,热卖了五十多万张,成为他最畅销的专辑。

  据说,台湾的同行提起这张专辑,都心生敬畏。(敬畏《爱人同志》?)

  

  我没法知道,他出这张专辑时,心里是怎么想的。毕竟是挂着『抗议歌手』的标签出道的,他太清楚这四个字具备的商业价值。所以专辑仍沿袭着批判的路子,但词意隐晦了许多。也不知是否国情原因,《爱人同志》传唱并不广。

  专辑里最广为传唱的,除了冷饭热炒的《恋曲1990》外,还有被一部电影托上巅峰的《你的样子》。

  后来,在一个访谈中,主持人问起罗大佑,觉得自己最经典的歌是哪一首。

  罗大佑想了想说:20年之前,是《你的样子》。

  20年之后呢?主持人追问。

  罗大佑想了想,摇摇头,意思是找不出。

  换作是我,如果你让我不假思索地唱出一首歌来,十之八九,我会唱起罗大佑这首《你的样子》。

  当年,它伴着电影《阿郎的故事》在耳边唱起,许多年后,仍在心尖挥之不去。

  MV里,发哥饰演的阿郎满脸是血骑着机车在赛道上狂飙,最后撞向栏杆,爱妻和幼子的眼泪与哭嚎慢镜呈现。

  而罗大佑独有的泣音式唱腔在这个宿命的悲剧结局里怆然响起,你真的没法不被他催下热泪。

  首先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文艺青年。

  然后,我们来看下这首歌词中的关键词。

  风尘、萧瑟、预言、尘缘、风干泪眼、茫茫的尘世。

  还有这两句:

聪明的孩子,提着易碎的灯笼

孤独的孩子,你是造物的恩宠

  以上遣词用句,无一不在说明罗大佑做为一个文艺诗人的敏感度与庸俗度,匠气与灵气。(这么形容并不矛盾,很多创作者身上都有这共性。做为一个经常数年才能磨一歌的创作者,罗大佑不算天才,这点他自己也承认。)

  但这首歌却是罗大佑惟一愿意拿出来代表他创作经典的,哪怕是20年前的想法。(因为20年之后没有)

  然后再来看他写的其他歌词,意象多是高蹈旷远的。

  冰雪不语、春雨不眠、满天的飞絮、寂寞的山谷(闭上眼睛细细品味一下)。

  《追梦人》、《滚滚红尘》、《野百合也有春天》,连起的歌名也如是。

  带一点愤世嫉俗,也容易伤春悲秋,喜欢把意境往高处引,还很容易被自己感动。

  这是一个文艺青年的通病。(包括我自己!)

  所以,真的不要再把罗大佑标签成一个抗议歌手了,非要标签的话,我更愿意把他定位成游吟诗人。

  

  《你的样子》之后的二十年,罗大佑当然在成长。可是,成长的代价是让他慢慢变得不再愤怒。

  因为看透了很多事,也明瞭愤怒是多么苍白无能的力量,被许多的无意义打击后,他茫然起来。

  慢慢地,他变得找不到自己。

  

  他在理性愤怒与感性深情的两极来回碰撞,在歌迷的需求与自身的渴求之间来回切换,甚至因此不能安生于婚姻生活。

  到了后来,他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。

  舞台上,他当然会继续愤怒,因为这是他的音乐特色,也是他的揾食基础。

  他曾经说过:作为公众人物,不管在生活上还是舞台中,只要你出来面对观众,你的形象就必需代表一种性格。

  这是一名公众人物的无奈,就像明星一样,被困于人设的框架中,难以表达真正自我。

  那个时候的他,的确是在『装』,所以一度,化好舞台妆后,他很逃避面对镜中人。

  

  如果硬要将这种状态定义为投机、商业,那么,罗大佑自己,也为这个不由自主的选择付出了很大代价——他的半生飘零。

  前妻李烈形容他身上有两个极端。一极严肃深刻,一极感性细腻。这两极分化的性格特征,给他的生活带来过莫大困扰。

  他给自己营造了一个在飘泊中寻找归属感的旅人意象——意识上渴望停留,但宿命注定他要漂泊。

  对,这也是文艺青年的典型精神困境。

  所以,平淡的家庭生活对他来说,是对创作的一种干扰。哪怕实质上没有干扰,精神上依旧是假想敌。

  这重困境,惟有时间与阅历才能令其改变,爱人和理想均无能为力。

  

  现在,是时候了。

  音乐里程已经走到了后半段,下半生衣食也已经无忧,我且随遇而安,做回本真的自己。至于你们,爱说啥说啥去吧。反正我的偶像鲍伯.迪伦晚年还去做DJ,皈依宗教,回返民谣大本营,不一样趋于平和了?

  我的回归,不丢脸。

  新专辑《家3》的出版,是罗大佑现今的真实心理状态,也像他的一个挑衅,跟当年《家Ⅰ》的割裂属一个性质。

  不再轻易表达愤怒,不再硬性展示才华,更多的,是一种温柔的关照,是罗大佑向当年那个自己的回望,像和解一般,给当年想要一个心灵栖所的自己穿越时空送去了一个家。

  

《家3》的海报

  他也不在乎你们这些当年的歌迷是否会喜欢会接受,你们说我变了也好,说我江郎才尽也罢,我做回自己就舒服了。

  哪怕真的变成黄品源又怎么样。

  

罗大佑与黄品源同台

  有记者在采访罗大佑时说他好像不是自己印象中的罗大佑了。

  罗大佑反问:那你觉得我现在应该是什么样子?

  记者答:会一直做个战士……

  『所以你觉得我就应该叛逆到老,然后孤独到老吗?我的天!我为什么要那么惨!』

  罗大佑对此的反应是大笑。

  那些张口就说我从小听罗大佑的歌长大的记者,追随了那么多年,难道真的搞不清楚罗大佑的本色吗?

  多年来,他一直刻意在表达自我与投诚商业中走着平衡木,没想到,在大众认知里,他还是倾斜得厉害。

  所以,拜托别再说罗大佑变了,也是时候纠正一下我们一厢情愿的误解了。

  

你觉得罗大佑最经典的歌是哪一首?

声明:本文由心情阅读网编辑整理推荐。致力于打造情感共鸣的阅读空间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不确定是否原创及转载。

            我们尊重原创,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告知 →意见反馈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

本文链接:https://77757.cn/Life/394.html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